Guizhou start ASEAN strategic
Guizhou is to expand the ASEAN market to promot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Commerce organized delegation visiting ASEAN countries delegation
"Guizhou daily"
為充分利用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的有利條件,進一步促進我省與東盟國家的經貿交流與合作,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由省商務廳、省貿促會組織的貴州東盟貿易考察團日前對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東盟5國進行了考察。此次考察涉及礦產、機械、汽車零部件、鋼繩、食品及農產品、旅游工藝品等多個行業,是近年貴州組織的較大規模的貿易考察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主要收獲
由于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東盟自貿區的建立,東盟各國紛紛加強了同中國的交流與合作,這次訪問得到相關國家政府部門和商會的普遍重視;出訪前我省參團企業也進行了認真準備,作了相關產品的市場調查和客戶摸底對接工作,使本次考察取得一定成效。主要有以下幾點:
進一步加深了解,宣傳貴州。考察團通過實地考察,對以上五國的政治形勢、經濟發展、資源狀況、貿易投資環境、國家進出口政策、市場需求等有了更深入認識和了解,特別是五個國家的經濟體制、消費和商品價格水平、市場運作規則、市場準入條件等。對中國東盟自貿區建立后提供的市場機遇和加強雙方經貿交流合作的前景有了新的進一步的認識。文化認同感為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特別有利于我省民族工藝品、旅游工藝品和特色食品對這個地區的促銷,也為我省招商引資提供了一定的機遇。各國經濟增長速度不一,但都呈現經濟加快增長的趨勢。市場準入條件較寬,有利于中國商品的進入。考察團在外期間共開展各項活動十七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500份。向相關商會和企業介紹了貴州的貿易投資環境,進一步宣傳了貴州,宣傳了企業,宣傳了產品,加深了這些國家商協會和企業對我省的認識。當地的諸多媒體對我相關活動進行了專題報道。
拓寬聯系渠道,經貿配對取得一定成效,實質性的經貿合作情況良好。經過這次考察,建立了我省與相關國家政府機構和商會的穩定聯系。相關的商協會希望進一步加強同貴州省的溝通和交流,為各自的企業尋找更多的貿易和投資機會。貴州五礦進出口有限公司、貴航進出口公司等多家企業通過商業配對交流、現場參觀和訪問當地企業,結交了新客戶,就礦產品、機電產品、特色食品和食品原料、大米和農產品、熱帶水果的進出口進行了交流和溝通,呈現了一些貿易機會,為進一步開拓東盟市場打下基礎。貴州鋼繩股份有限公司、貴州開磷化肥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茅臺酒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貴陽南明老干媽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此次考察,分別拜會了各自的經銷商和老客戶,實地了解本企業產品在當地的銷售情況和具體問題,增強聯系,鞏固市場。據統計,此次參團企業在各地拜會了經銷商和老客戶23家,結交的新客戶186家,發放企業的產品宣傳資料千余份。
幾點建議
通過這次東盟五國之行,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取得一定成效。但考察活動也是初步的,許多企業是第一次涉足這個市場,成果也是有限的。為此建議:
進一步加強對東盟貿易、投資情況的研究。東盟成員國中多數國家政局相對穩定,經濟迅速發展,有較豐富的農林產品、海產品、橡膠及石化產品和礦產資源。該地區華人經濟比較發達,在各國的經濟中所占份額較高,文化認同感好,易于溝通和交流。各國政府和相關商協會對同中國交流非常重視,企業合作愿望強烈。但東盟成員國間經濟發展和市場情況也有較大差異,發達成員和不發達成員間差別很大。我們此次考察的5國中,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應屬較發達成員,菲律賓、印尼發展程度又要差一些。我省外貿、外經、外資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東盟各國經濟和市場情況的研究,根據不同情況提出貿易和投資促進的政策和操作建議,提供給政府和企業作參考,在抓住機遇的同時防范可能帶來的風險。建議明確牽頭部門,定期搜集東盟情況和我省與東盟投資貿易情況,發布年度貴州與東盟投資貿易報告,不斷總結經驗,深度開發這個市場。
進一步提高拓展東盟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擴大對東盟國家的考察和促銷規模。建議每年由商務廳組織2-3次有一定規模的考察團和促銷、投資推廣活動,加深東盟國家對我省的了解,進一步擴大貴州知名度,也讓我省更多有一定比較優勢的企業進一步了解這個市場,迅速提高我省企業對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參與程度。以泰國、新加坡為重點,開展較大規模的貿易促進活動,每年都選擇適合我省產品的專業展會重點參與,力爭取得較好的成效。鼓勵我省有實力的工程承包企業加強對這個市場的開拓和相關項目的追蹤,鼓勵我省企業到這些國家投資開發礦產資源,通過更好地走出去進一步引導貿易和投資,擴大合作范圍和規模。充分發揮現有資源,鼓勵企業應用好網絡宣傳和電子商務,降低市場開拓成本。進一步加大對東盟市場開拓的政策支持力度。建議省發改委幫助我省相關進口企業取得大米進口資質和配額。
以企業為主體,探索多領域、多形式、多渠道的合作方式。對缺乏工業基礎的東盟國家,可以發揮我省企業在一些方面的資金、市場和技術優勢,到東盟國家開展出口加工合作。可以利用東盟國家熱帶和亞熱帶普遍的農產品生產優勢進行林業、農業方面的合作。對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的東盟國家,如印尼、菲律賓可以進行礦產資源開發和加工方面的合作。鼓勵我省會展企業加強同泰國、新加坡在會展業方面的合作。充分發揮我省目前已經在這個地區已占有一定貿易份額企業的作用,幫助他們總結經驗,鞏固市場份額,進一步做大做強,以貿易帶動投資,全面加強合作與交流。引導我省機電設備和小型農機設備制造企業、汽車整車特別是特種車輛及零部件制造企業、特色食品和醫藥保健產品生產企業把對東盟的市場開拓作為企業對外擴張的重點,力爭每年都有新的進展。注意做好東盟國家在黔投資企業的工作,安商養商,以商引商。